媒体:"以教育控制城市人口增长"让教育公平蒙阴影
即便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应该考虑的是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而不是用限制适龄儿童入学的方式控制人口。
--------------------------------------------------------------
近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离关门不远了”。3年来,招生成了校长鲍远宝最头疼的事情。一边是日益空荡的校园,学生数量从1200人直线跌至700人,一边是在办公室落泪的家长,恳求他想想办法收留孩子入学。将这些孩子挡在门外的,并非是紧张的学位,而是一张卡片大小的《上海市居住证》。
在过去短短几年间,上海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冷热”转变,是十分值得深入剖析的。如何在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基础上,进行实现城市的人口发展战略,这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以前,媒体在报道北京出台的随迁子女入学门槛过高时,总拿上海作比较,希望北京能借鉴上海做法,开放随迁子女入学。但没有想到,上海反而“借鉴”了北京的做法,抬高了入学门槛。城市并不是没有条件容纳随迁子女,有的学校根本招不满学生,可是却不能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
令人不安的是,北京、上海把上述做法当成新的经验大力推进。国家关于解决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也给这些大城市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国家只要求各地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全纳入,然而具体符合什么条件,全由地方决定。假使100人中只有10个人符合条件,也是符合条件,可这是解决随迁子女城市入学应该有的态度吗?
城市发展当然应该有自身的战略规划。但是,城市发展规划的实现不应以侵犯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为代价。即便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应该考虑的是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而不是用限制适龄儿童入学的方式。随迁子女回到老家求学,就是新的留守儿童,问题比一直在老家生活的留守儿童更复杂,如果已经纳入民办教育规范管理的学校,无法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而这些学生在城市有入学需求,那不规范的农民工打工子弟学校可能重出江湖。
城市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不能只聚合所谓的精英人才。同时,“以教育控人”政策制造的留守儿童问题、随迁子女辍学问题、对城市和社会的抱怨问题,会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本公平,保障公民最基本的受教育权,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城市的管理者,必须在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政策。不尊重公民权利的控人措施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熊丙奇)
- 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JENNIE,将出席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今日要闻
- 研发人员占比低 凯普林闯关科创板 播报
- 曼倩天涯_对于曼倩天涯简单介绍 今日精选
- 记者探访人防体验馆 “体验+科普”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环球新视野
- 世界看点:别克微蓝62022款互联智享型plus车顶采用了悬浮式结构
- ST美置: 关于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 微粒贷11万逾期3年怎么办?微粒贷逾期有什么后果?|天天报道
- 华为P60 Pro获DXOMARK全球手机影像第一,在海外市场全力出击
- 西蓝花的挑选与保鲜_环球聚焦
- 【世界热闻】4月份CPI同比上涨0.1%
- 内卷严重!南京的房产中介,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 小米手环8淡金配色NFC版今天开售:售价299元
- 庚欣:缅怀攻克柏林英雄 停火止战才是正道
- 皇马曼城争议球解析:进攻已重置 是否出界不重要
- 第十届ASC超算总决赛:挑战179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 奢侈品电商“抄底”日本-天天最新
- 外媒:玻总统对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持开放态度,“情况在发生变化”
- 今头条!开业!南通“菜篮子”升级了
- 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开始买房 超6成认为可激励自己|世界即时看
- 华为也拉不动赛力斯了?_前沿资讯
- 沪惠保2023介绍?_天天播资讯
- 国色添“湘”·视频丨铁建重工带着世界级的“挖呀挖”来报到 天天热议
- 最资讯丨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支持春耕生产——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 披萨可以多次加热吃吗(披萨可以放几个小时)
- 无息借款助力员工买房 每人最多700万!这家公司放大招 要满足这些条件 环球速看料
- 【时快讯】前4个月陕煤入渝713万吨 同比增长28%
- 环球快资讯丨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表达秋意渐浓的句子)
- Hi视频丨威海市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这里的政务专区很智慧 每日速讯
- 人活着,少说这六句话!(精辟)
- 【天天时快讯】地球环境恶化的资料50字(地球环境恶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