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定要上厕所,正常还是“有病”?出现这些情况,真的要注意! 环球播报
最近,一个奇怪的字眼冲上热搜,叫做“尿眠体”。
根据词条解释,尿眠体指的是睡前必须上一趟厕所,不去根本睡不着。
(资料图)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很多网友表示,这说的就是自己,还有人说,难道有人睡前不上厕所吗?
有的网友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晚上洗漱过后,本来已经上过厕所准备睡觉了,结果躺在床上刷了一会儿手机,终于困了,却感觉必须再爬起来上一次厕所。
“尿眠体”是普遍现象吗,还是一种“毛病”?
人为什么会感觉想尿尿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弄明白,人为什么会感觉想尿尿。
人体产生尿液以后,会先储存在膀胱里,成年人的膀胱可以储存 300 到 500 毫升尿液,大约相当于一个易拉罐到一塑料瓶。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膀胱有点像一个小号皮球,中间有一层平滑肌,叫做逼尿肌。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它和排尿有关系。
逼尿肌上附有神经,能够感受到膀胱的压力。膀胱中积攒的尿液达到 150 到 250 毫升时,就会挤压逼尿肌,产生浅浅的尿意;积攒到 300 到 400 毫升,就会感觉需要尽快排尿。
这时候,如果主动排尿,大脑会让逼尿肌收缩,膀胱体积变小,挤压出尿液。
同时,尿道上还有括约肌,平时收缩关闭尿道,这时候就会开启,让尿液排出。逼尿肌受到的压力小了,尿意随之消失。这么看来,尿意的产生的强弱和尿液多少有关。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人感受到尿意,除了受到逼尿肌压力的影响,还和心理状态有关。
比如,许多人紧张的时候,都会更频繁的感受到尿意。做一件烦躁的事情,就总想上厕所。
和上厕所有关的刺激会影响尿意,比如,憋尿的时候听到流水声,尿意就更浓了。即便尿意不浓,走到厕所里,也会感觉有点想排尿。
可见,人什么时候想排尿,并不只是接收逼尿肌压力的信号,还和心理状态有关。
不仅如此,随着长大,人还要学会控制排尿。
还在使用尿布湿的婴幼儿会随时排尿,之后家长就会训练他们使用厕所,控制排尿。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尿床,还会在给孩子洗漱时要求孩子上一次厕所,帮助孩子形成睡前排尿的条件反射。
上学以后,小学生要建立习惯,学会在课间上厕所。再后来,人们还会在考试之前,看电影前主动上厕所。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人人都希望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最好一觉睡到天亮。
一夜之间,膀胱中必然积攒较多尿液。有时候,这些尿液会化作清晨的一泡晨尿。但也有时候,如果尿液太多,人们就会被尿意弄醒,在夜晚爬出被窝排尿。
起夜排尿的体验可称不上美好,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很多人都有睡前排尿的习惯,有人还会在睡前一段时间不再喝水,再放空膀胱,换来一夜安眠。
睡前排尿并不仅仅靠人们有意的选择,这个动作早就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而且,今天人们睡前通常会在洗手间洗漱,习惯和环境都会刺激人排尿。
所以,所谓“尿眠体”并非疾病,也确实是普遍现象。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今天,很多人都有了上床之后刷手机的习惯。
这一段时间,尿液也在膀胱内继续积累,加上睡前一定要尿尿的习惯,两者作用下,许多人只好在困了以后再上一次厕所了。
看来,你完全不用担心尿眠体,刚不用惊讶排尿时间也有同好。不过,如果出现了夜尿频繁的问题,就需要关注一下了。
夜尿几次叫做“夜尿频繁”?
医生认为,如果一个晚上因为尿意强烈,中断睡眠两次或更多,就算频繁。一般达到这个状态,人自己也会觉得困扰了。这就不是尿眠体,而可能是夜尿症。
有时候,起夜过多,只是因为睡前喝了太多水,这是正常现象,只要睡前少喝水,症状立刻消失。
还有,孕妇的子宫会挤占膀胱的空间,膀胱缩小了,就更容易感到尿意,起夜增多,这也是正常现象。
此时需要做的是关心孕妇,给孕妇更多休息时间。
但是,像是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等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夜尿过多。
如果你为夜尿困扰,不要靠搜索网络自行判断病情,要去正规医院泌尿科挂号,请医生检查,对症下药。
我来总结一下,膀胱受到挤压,人会感到尿意。同时,人还会建立排尿的条件反射,形成排尿习惯。睡前排尿是很多人的习惯,尿眠体不是病。
但是,如果频繁夜尿两次以上,就可能是夜尿症,需要及时就医。
作者:陈朝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硕士
审核:肖永双 徐州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 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JENNIE,将出席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今日要闻
- 研发人员占比低 凯普林闯关科创板 播报
- 曼倩天涯_对于曼倩天涯简单介绍 今日精选
- 记者探访人防体验馆 “体验+科普”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环球新视野
- 世界看点:别克微蓝62022款互联智享型plus车顶采用了悬浮式结构
- ST美置: 关于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 微粒贷11万逾期3年怎么办?微粒贷逾期有什么后果?|天天报道
- 华为P60 Pro获DXOMARK全球手机影像第一,在海外市场全力出击
- 西蓝花的挑选与保鲜_环球聚焦
- 【世界热闻】4月份CPI同比上涨0.1%
- 内卷严重!南京的房产中介,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 小米手环8淡金配色NFC版今天开售:售价299元
- 庚欣:缅怀攻克柏林英雄 停火止战才是正道
- 皇马曼城争议球解析:进攻已重置 是否出界不重要
- 第十届ASC超算总决赛:挑战179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 奢侈品电商“抄底”日本-天天最新
- 外媒:玻总统对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持开放态度,“情况在发生变化”
- 今头条!开业!南通“菜篮子”升级了
- 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开始买房 超6成认为可激励自己|世界即时看
- 华为也拉不动赛力斯了?_前沿资讯
- 沪惠保2023介绍?_天天播资讯
- 国色添“湘”·视频丨铁建重工带着世界级的“挖呀挖”来报到 天天热议
- 最资讯丨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支持春耕生产——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 披萨可以多次加热吃吗(披萨可以放几个小时)
- 无息借款助力员工买房 每人最多700万!这家公司放大招 要满足这些条件 环球速看料
- 【时快讯】前4个月陕煤入渝713万吨 同比增长28%
- 环球快资讯丨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表达秋意渐浓的句子)
- Hi视频丨威海市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这里的政务专区很智慧 每日速讯
- 人活着,少说这六句话!(精辟)
- 【天天时快讯】地球环境恶化的资料50字(地球环境恶化的资料)